999精品视国产频在线_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国产_成人又黄又爽又色的网站_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精品99_337P大尺度啪啪人体_人妻绝顶中出无码幕网 _老司机成人精品免费视频_摸BBB揉BBB揉BBB视频火_日本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政策解讀|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上調至人均84元!

政策解讀|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上調至人均84元!


       基層醫療機構在扛起疫情防控大旗的同時,仍需兼顧自己的日常本職工作。馬上要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第四個年頭,未來公衛工作如何開展?國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梳理了六大重要變化,供參考。


變化

基本公衛項目有增有減

基本公衛從2009年實施以來,有幾次重要的任務分配,項目從最初的9類項目到12項、14項、19項、29項,覆蓋領域從最初的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再到后面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今年最新版工作要求,首次將重大疾病及危害因素監測、國家隨機監督抽查以及人口監測作了刪除處理,盡管撤項,但相應的補助沒有撤離,用于重點人群的加強服務。

同時,還新增了優化生育服務,具體文件后續也會發布。

這次變更或與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有直接關系,凸現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重要性。


變化二

公衛經費回歸“正軌”,嚴禁克扣挪用

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84元,新增5元用途與2021年保持一致,均用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據基層醫師公社梳理,2020年的新增經費僅用于疫情防控。這兩年隨著疫情逐漸常態化,防控經驗逐步累積,公衛作為基層工作重點,已經開始回歸正軌,經費用途也開始轉移到公衛領域。

另外,今年《通知》再次把經費克扣、挪用寫進文件,村醫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綜合近段時間國家層面的各項舉措,如財政部印發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中紀委對克扣行為的頻繁曝光,可以預判,公衛經費監管將更制度化透明化,任何克扣、挪用經費的行為將得到嚴肅處理。


變化三

多個環節為基層減負

自2019年步入基層減負年以來,每年在衛生健康領域均有具體的減負項目,比如公衛數據信息跨層級共享、信息采集只錄一次、電子檔案取代紙質檔案等。

今年更是在此基礎上新增兩項減負內容:

一是,遠程抽查代替實地考察

在績效評價中,充分考慮到評價工作對于基層任務量的“影響”,能采取遠程抽查的就盡量不實地,不增加基層工作負擔。

國家提出隨機抽查和重點核查可以通過電話調查、飛行檢查、遠程抽查等形式開展,不再查看現場。

二是,電子檔案、病歷實現共享

《通知》提出,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系統信息共享,推動實現數據“一數一源”,確保數據質量可控、源頭可溯,切實為基層減負。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就曾提到正在研究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信息標準體系,逐步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下一步就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網絡覆蓋水平,增強網絡承載能力。

眼下,互聯互通的目標已經在基本公衛服務中得以體現,貫穿整個基層醫療領域,全網覆蓋的信息一體化將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務。


變化四

疫情防控確定兩項重點任務:抗原檢測、核酸采樣

隨著《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落地,全國疫情防控任務走向發生轉變。

在基層尤其明顯,去年重點任務是新冠疫苗接種和發熱患者接診、處置,而今年國家提出的要求是和新版防控方案一致,抗原檢測和核酸采樣兩手抓。

相較核酸檢測而言,抗原檢測方便、快捷,操作簡單,對于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利于提高“早發現”能力。一旦發現疫情,也可以在最短時間控制。

考慮到今年聚集性疫情頻發,對未經歷過聚集性疫情實戰處置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年內均要開展一次疫情防控的全流程和全要素演練。同時,還要求服務能力標準的機構要率先配齊公共衛生醫師,推進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


變化五

“一老一小”劃為重點單列

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老年人和兒童一直是重點服務對象。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國家明確將“一老一小”作為重點項目單列出來,充分體現了基于人口結構變化的適應性調整。

基層醫師公社梳理發現,“一老一小”服務內容上也有所調整,具體為:

老年人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以健康體檢為抓手仍是重點任務,但要結合實際優化體檢項目。對區域內的老年人體檢結果進行大數據分析,再根據情況調整區域健康管理服務。

兒童方面,基于三胎政策的放寬嬰幼兒數量會有一定趨勢的增加。因此,今年重點放在加強嬰幼兒科學喂養、生長發育、疾病預防、口腔保健等健康指導。

還需注意的是,目前兒童超重和肥胖呈日益增加的流行趨勢,我國兒童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已達25.2%。所以在視力評估的同時,還要促進吃動平衡,預防和減少兒童超重和肥胖。


變化六

每機構要培養1-2名復合型骨干人才

《通知》提到,今年要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養1~2名具備醫、防、管等能力的復合型骨干人員。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不再要求和上級醫療機構雙向協作,而是培養屬于基層自己的醫生人才團隊,發展專科能力,真正找到符合強基層的發展路徑。

而且這個概念在近年多個場合和文件中均被提及。 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基層衛生大會上,要求推進“醫防管”融合型高端人才培養培訓。 

去年5月,雷海潮在山東調研基層衛生和衛生應急工作時,他表示要進一步培養預防、治療和公共管理技能結合型人才,探索公共衛生機構人員與醫療機構人員之間的柔性流動,制定相關的保障舉措和激勵政策。 

同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開展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要以培養具備醫、防、管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和信息技術為支撐,深入推進基層慢性病醫防融合。

由此看來,在打造全國樣板,供各地學習借鑒后,該創新模式已在全國基層醫療領域鋪開。 


一圖讀懂:關于做好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