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牙齒開始萌出。乳牙萌出的時間遲早不完全一致,早者4個月已見,遲者9-10個月方長出來,這些都屬正常范圍。一般在1歲時長出6-8顆牙,到2歲時一共長出18?20顆牙。2歲以內乳牙總數大約等于月齡減4-6。從6歲左右開始長出恒牙,先出第1磨牙,7-8歲后乳牙按生長的先后次序,逐個脫落代之以恒牙。12歲左右出第2磨牙,18歲以后出第3磨牙。
雖然牙齒不屬骨骼系統,但是骨化中心出現的多少與牙齒萌出的數目之間有一定聯系,可以通過觀察牙齒生長的多少,間接地了解小兒骨骼發育情況。也就是檢査牙齒,可以知道骨胳發育的大概情況。可以說牙齒也能反映每個人的健康情況。
發育好的小兒及時出牙質優良:發育不好者出牙延遲,牙質不佳。乳牙萌出過晚,可見嚴重的營養不良、佝僂病、呆小病和垂體性侏儒。牙齒形態異常,可見于一些先天遺傳性疾病和綜合征,如粘多糖沉積病4型和成骨不全等。
因此,
超聲波身高體重測量儀廠家認為,要想有良好的乳牙,必須先供給胎兒適。當的營養;要想有良好的恒牙,從嬰兒期起就應及早注意防治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供給各神必需的營養,尤其供給骨骼發育有關的維生素D、鈣和磷。還應注意個人的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