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發現嬰兒有眼位異常時,要了解其發現時期,也就是在幾個月時發現其有斜視,斜視程度如何,這對診斷和治療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眼位異常發病時期,如于生后即發現有內斜視,其斜視狀態及程度與來診時相同,可考慮為先天性內斜視,即非由調節因索所引起的內斜視。如于1-3歲間出現的內斜視,則有可能為調節性內斜視。如果是突然發生的斜視,可以考慮是否為隔日性內斜視、散開麻痹、眼外肌麻痹等。此種情況,多能明確回答出發病時期。
從眼位異常程度與現在相比較有什么變化來看。如有時好時壞的情況,可考慮是否為間歇性外斜視,分離性垂直偏斜。如無變化則為恒常性(經常性)斜視。如于視近方目標時,眼位有變壞現象,見于調節性內斜視,眼球震顫阻滯綜合征。視遠方目標時變壞,見于間歇性外斜視。如于疲勞或用眼過久時加重為間歇性外斜視或肌無力癥。如一日變好,一日又變壞,為隔日性內斜視。
電子視力檢測儀廠家認為,如為先天性斜視又伴有眼球外轉受限,可能為眼球后退綜合征(Duane氏綜合征),先天性外展神經麻痹。如主訴雖非為斜視,但有如下現象發生亦應引起家長注意,須進行仔細檢查,找出原因。如看電視距離太近,瞇縫眼睛,皺著眉頭,伸著脖子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