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漢至魏晉南北朝,因服食金石之風,使藥物養生偏離正軌。唐代始此風漸哀,到宋元時期。人們已史為深刻認識到金石的毐副作用,廢金石、服草木之呼盧日益増離。宋代朝廷到民間,都注重藥物的收集和研究,《太平圣患方》、《圣濟總錄》就是最好的證明,人們開始柰尚草木養生,許多養生方皆以草木之藥為劑,藥物養生至此走上了正軌。
與此同時,食物養生也迅逨發展,《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中就輯錄了大批食養名方。史有元代飲膳太醫忽思葸的《飲善正要》,足保存至今比較完好的營養學專著,也是首論飲食與飲食衛生的著作,載有常用食物200種,講究配膳,記錄了多種食譜,并因人、因時制宜,規定了養生、孕婦、乳母以及四時的飲食禁忌。另外,陳直的《養老奉親書》,既為老年
中醫體質辨識養生學之首創,又在食養食療方面頗有建樹。